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 教学大纲 正文

2018级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时间:2019-09-23点击数: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

ZZ0201031

2. 课程类别

专业专长能力模块课程

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选修

4. 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古典文献整理研究的基本知识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工具书和文献检索、整理的一般方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典文献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事一定的古籍整理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以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5. 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32,学分为2    

6. 建议先修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

计划学时:2

基本要求:

1)明确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2)了解“文献”的由来,知晓“文献”古今含义的异同。

3)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4)理解“征文考献”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

2)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现代意义。

基本内容:

1)“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文献”概念的起源、定义及其内涵的古今变化;“古典文献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趋向。

2)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

古典文献学的主要范围:目录、版本与校勘及其定义;古典文献学的其他内容:辨伪、辑佚、标点、注译、检索;辨别古典文献,研究、利用古典文献以从事学习研究的重要性。

3)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的主要成就;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古典文献学的主要成果;宋辽金元古典文献学的主要成果;明清及近代古典文献学的辉煌成就;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分期问题。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献”一词古今含义的演变?

2.现代古典文献学研究内容较之古代有何变化发展?

3.研究古典文献学的现实意义究竟如何?

4.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是什么?

5.如何学好古典文献学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计划学时:2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典文献的主要载体形式及其传抄方式。

2)掌握古典文献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国古典文献的主要载体形式。

2)古典文献的主要类型。

3)中国古典文献主要类型的区别及其性质。

基本内容:  

1)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

甲骨文的时代及其文献价值;金石文字的历史与“金石学”的主要成果;竹木简牍及出土主要简牍文献;缣帛的优劣与重要帛书文献;纸质文献的历史沿革;当代电子文献的时代特色。

2)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

由口头传抄到书面文献:文字诞生的重要意义;历代文献传抄形式的演变及其意义。

3)古典文献的类型

总集的性质、分类与发展史;别集的性质、编纂与文献价值;单行文献与别集的区分及其分类;丛书的种类、发展与文献价值;工具书的性质、类别与使用。

思考题:

1.古典文献载体形式的演变有什么特征?

2.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出现在传抄史上分别有何重大意义?

3.总集和别集的关系如何?

第三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计划学时:6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的悠久历史与主要成就,以及中国古典目录的分类与沿革。

2)掌握目录学是治学的重要门径及如何利用目录学著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国古典文献目录学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成果。

2)古典目录的分类及其利用。

3)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目录学著作为学习和研究服务。

基本内容:

1)目录与目录学

目录与目录学的定义;一书目录与群书目录的区别;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历史与主要目录学著述。

2)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古代书名的特征;叙录的源起与体例特点;类序的种类与学术意义。

3)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

“六分法”与“七分法”的基本情况;“四分法”的演变历史;经史子集四部划分文献的概况;其他分类法(略)。

4)古代目录书的类别

中国古代国家图书目录概况;史志目录的主要著作;私家目录的历史与重要成果;丛书目录及其成果;其他目录著作。

5)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对了解历代文献状况与学术盛衰的意义;对把握学术流变的意义;对学习、研究和整理古典文献的意义。

思考题:

1.中国古典目录学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何?

2.古代目录在基本结构和分类体系方面有哪些特点?

3.如何认识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版本

计划学时:2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籍版本的源流与版本的重要性

2)认识古籍版本的类别与纸书的不同装帧样式

3)初步掌握版本鉴别与选择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国古籍版本的类别与纸书样式。

2)古籍版本鉴别与选择。

3)如何鉴别与选择中国古籍版本。

基本内容:  

1)版本的源流及名称

版本的定义与现代版本的概念;了解版本的重要性。

2)版本的类别

写本的性质与种类;刻本的历史与分类;善本的定义与范围;活字本与影印本概况。

3)纸书的装式

卷轴装的特点与优劣;旋风装的特点与优劣;梵夹装的特点与优劣;经折装的特点与优劣;蝴蝶装的特点与优劣;包背装的特点与优劣;线装成为装帧主流及其原因。

4)版本的鉴别与选择

如何依据版本形式进行鉴别;如何依据书籍内容进行鉴别;如何依据前人成果进行鉴别。

思考题:

1.掌握版本知识和鉴别版本有何重要意义?

2.什么是善本?如何判别善本?

3.鉴别和选择版本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又各有什么局限?

第五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计划学时:6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原因及错误类型

2)认识校勘成果的不同处理形式。

3)掌握校勘的几种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

2)古典文献校勘的主要方法与处理形式。

3)如何灵活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校勘的不同方法。

基本内容:  

1)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脱”及脱文的类型;“衍”及衍文的类型;“倒”及倒文的类型;文献多重错误概况。

2)校勘的资料

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利用他书的引文进行校勘;利用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校勘。

3)校勘的主要方法

对校法及其优劣;本校法及其优劣;他校法及其优劣;理校法及其优劣;综合考辨法在校勘中的运用;校勘记的撰写方法。

4)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

定本与定本附校勘记;底本附校勘记;单行校勘记和与注释混合之校勘记;笔记载录之校勘记。

思考题:

1.文献发生错误有哪些类型及原因?

2.从事校勘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3.校勘中为什么不应轻改古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辨伪

计划学时:3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典文献中的伪书及其产生原因

2)了解辨伪的意义并初步掌握辨伪的方法。

3)认识历代伪书存在的价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伪书及中国古典文献中伪书产生的原因。

2)辨伪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3)历代伪书存在的价值。

4)辨伪的基本方法。

基本内容:  

1)古典文献中的伪书

伪书概念的界定与伪书的基本种类;伪书产生的几种主要原因。

2)古典文献的辨伪

辨伪的含义(广义辨伪与狭义辨伪)与辨伪的重要意义;辨伪的基本方法(前人方法与今人方法);辨伪的原则要点。

3)辨伪活动的历史

早期(唐前)辨伪工作的主要成就;唐宋辨伪的主要成果;明清辨伪工作成熟的标志;现代辨伪的主要特征;当代辨伪工作的新进展。

4)伪书存在的价值

保存古代佚书的价值;保存古代神话资料;保存古代文化制度;保存古代学术思想;保存古代自然科学;保存古代语言资料。

思考题:

1.伪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如何灵活运用基本的辨伪方法?

3.为什么要保存古代伪书?

4.试举明清至当代一部重要辨伪著作说明其辨伪成果。

第七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计划学时:4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典文献散佚的主要原因

2)了解有关辑佚的基本问题。

3)了解历代辑佚的主要成果。

4)掌握辑佚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国古典文献辑佚的基本问题。

2)古典文献辑佚的基本方法。

3)中国古典文献辑佚的基本方法。

基本内容:  

1)古典文献的亡佚

历代文献散佚的基本状况;散佚文献的主要类别;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

2)辑佚的基本问题

辑佚工作优劣的评价标准;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影响辑佚工作的主要因素;做好辑佚的相关知识准备。

3)辑佚的基本方法

亡佚文献的认定原则与查找途径;,亡佚文献搜辑的基本方法;辑佚的主要文献资源;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4)历代辑佚工作概述

关于辑佚起源的总结;宋元明辑佚工作的重要成果;清代辑佚工作的繁荣与主要成就;现当代辑佚成果举要。

思考题:

1.散佚文献有哪些类别?

2.做好辑佚要注意哪些文献资源?

3.辑本文献有哪些主要的整理方式?

4.试举例说明历代辑佚工作的重要成果。

第八章  古典文献的检索

计划学时:3

基本要求:

1)认识掌握现代电子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

2)掌握传统纸质文献的基本检索方法与途径。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传统纸质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2)电子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3)传统纸质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

基本内容:  

1)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

书目检索及其类别;人名检索及其工具书来源;地名检索及相关文献;字词句的检索及其专书;纸质文献检索注意事项。

2)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主要光盘数据库及其检索利用的基本方法;主要网络数据库的检索途径与方法;电子文献检索注意事项。

思考题:

1.检索纸质文献书目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2.利用纸质文献检索人物资料需注意哪些问题?

3.利用电子文献如何准确检索相关资料?试举一例说明。

第九章  出土文献的整理

计划学时:4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出土文献的主要类别和基本整理方法

2)了解简帛文献与敦煌文献等的概况。

3)认识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中国出土文献的主要类别。

2)简帛文献与敦煌文献概况。

3)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间的相互关系。

基本内容:  

1)出土文献的类别及整理

出土文献“自然发现”的历史概况;现代以来出土文献的概况;甲骨文文献的发现及其整理研究;历代金石文献概况及其整理。

2)简帛文献

简帛文献概念及其基本特点;重要简帛文献整理成果概述;简帛文献的学术价值(史料、校勘与自身研究价值)。

3)敦煌文献

敦煌文献发现概况及其种类;敦煌文献汇编与整理概况。

4)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

古典文学知识对出土文献整理的作用;出土文献对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思考题:

1.甲骨文与金石文献各有何特点?

2.敦煌文献主要包括哪些种类,其价值如何?

3.试举例说明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间的关系。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7学时,课内实践5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和课内实践学时分配表

1 课程学时分配表

时数           教学

   环节

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

课内实践

小计

第一章 导论

2


2

第二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2


2

第三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4

2

6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版本

2


2

第五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4

2

6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辨伪

3


3

第七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4


4

第八章  古典文献的检索

2

1

3

第九章  出土文献的整理

4



总   计

27

5

32

2 课内实践学时分配表

实践项目名称

学时

实践内容及目的  

实践方式

备注

1

如何利用目录学著作为学习和研究服务

2

内容:①编制《说文解字》引用古著目录;②比较《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所录篇名之异同;③阅读《说文约注》和《说文解字注》的前三章。④讨论:如何利用目录学著作为学习和研究服务。

目的:使学生了解目录学著作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掌握目录学的利用途径与方法。

练习、讨论


2

读古书,找出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2

内容:读陈垣的《校勘学释例》和张舜徽的《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思考:①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丹桔黄柑此地无。”“此”一作“北”,试联系全诗判断孰是孰非。②某版本郦道元《水经注》:“水流松果之上。”明钟惺以为妙景。你认为钟说是否可靠,抑或是文字错误所致?《战国策》:“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史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战国策》、《史记》孰是孰非?请试证明之。某版本《陶渊明集》之《读山海经》作:“形夭無千歲,猛志故常在。”一句五字全误,为什么?

目的:使学生掌握哪些类型及原因,以及怎样从事校勘工作,锻炼他们解决古书阅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讨论


3

古典文献检索训练

1

内容:读潘树广编著的《古籍索引概论》、卢正言主编的《中国索引综录》和焦玉英等编著的《信息检索》,练习①试利用纸质文献查找明代王世贞与清代王士禛的传记资料。②试利用相关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李清照的生平资料与评论资料。

目的:使学生掌握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途径与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锻炼他们文献调研的能力。

练习、分析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考查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分别为:课堂表现占15%、课内实践占20%、课外作业占15%。

      2)期末考查成绩占50%。,考查形式为闭卷。

五、 推荐教材、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教“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7年

参考书目:

1)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著.齐鲁书社.1982年

3)中国历史文献学.张家璠、黄宝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4)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5)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著,中华书局.1994年

7)中国古典文献学.项楚、罗鹭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8)校雠广义.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1998年

9)古文献学讲义.黄永年著. 中西书局. 2014年

10)文献学概要(修订本).杜泽逊著. 中华书局. 2008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903(院办) 皖ICP备11012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