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 教学大纲 正文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时间:2019-09-23点击数: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ZJ0201027、ZJ0201028、ZJ0201029、ZJ0201030

2.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

3.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必修  

4.目的

1)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和发展线索、基本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作家的生平和思想,掌握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以及审美素质。

5.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192,学分为12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导言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古代文学的学习内容和意义

2.理解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意义,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

2.难点: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

基本内容:  

1.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内容和意义

2.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与教学分段

3.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

思考题试述中国文学演进的不平衡性。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

2.理解先秦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先秦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轨迹,先秦文学的特点

2.难点:先秦文学的特点

基本内容:  

1.先秦文化与文学的发展轨迹

①原始社会文化与文学

②夏商巫文化与文学

③西周、春秋礼乐文化与文学

④战国百家争鸣与文学

⑤南方楚文化与楚文学

2.先秦文学的特征

①先秦文学的形态:文史哲混杂不分;诗乐舞三位一体

②作者及其流变:由群体到个体;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

③创作具体年代难以确定

④先秦文学原始面貌的模糊性

3.先秦各种文体的发展轨迹

①诗歌:原始歌谣——《诗经》: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楚辞:诗体变革

②散文

散文的萌芽——应用性文字: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

历史散文——叙事文:《尚书》《春秋》《左传》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说理文:《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标志着说理文的成熟

③神话和寓言

思考题试述先秦文学的特征。

第一章  上古神话传说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解神话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2.掌握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神话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

2.难点:神话的文学意义

基本内容:

1.神话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神话与传说

2.神话的流传

3.神话的内容与分类,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

4.神话的文学意义

思考题

1.我国上古神话为什么未能很好地保存下来?

2.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第二章  《诗经》

计划学时:8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和成书过程

2.理解《诗经》的主要内容,风、雅、颂的分类,以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理解《诗经》的结构和语言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风、雅、颂的分类,《诗经》的主要内容

2.难点: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基本内容:

1.《诗经》概况

①《诗经》的名称和篇数

②《诗经》的编排分类:风、雅、颂分类的标准;风、雅、颂的含义

③《诗经》的编订结集: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④《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作用

⑤《诗经》的流传

2.《诗经》作品选讲

3.《诗经》的内容

①颂诗、雅诗的内容:祭祀诗;史诗;怨刺诗

②国风的内容:讽谕诗;农事诗;战争诗;爱情婚姻诗

4.《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①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②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③复沓的结构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④丰富的语汇和富于变化的韵律

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思考题

1.试根据内容为《诗经》分类,并简述各类诗的主要内容。

2.试结合具体例子分析赋、比、兴的特点。

3.试述《诗经》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左传》记事为主、擅长叙述战争,《国语》记言为主,《战国策》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2.理解先秦历史散文文史相兼的性质,编年体、国别体的不同形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左传》《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2.难点:历史散文文史相兼的性质

基本内容:  

1.《尚书》和《春秋》

2.《左传》

①名称、体例、作者和成书年代

②艺术成就:叙事特征;人物刻画;战争描写;语言艺术

3.《国语》

①体例、作者和成书年代

②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叙事和情节;语言艺术

4.《战国策》

①名称、编订、体例、作者和成书年代

②艺术成就:人物描写;语言艺术

思考题

1.试析《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以《左传》和《战国策》为例,分析先秦历史散文描写人物的艺术特色。

3.试析《国语》的语言艺术。

4.试析《战国策》的说理语言艺术。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诸子散文的发展过程

2.理解《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论语》的语言艺术,《孟子》的论辩艺术,《庄子》的浪漫特色

2.难点诸子散文的说理特点与文学性

基本内容:  

1.诸子散文发展概况

2.《论语》

3.《庄子》

思考题

1.简述诸子散文发展的历程。

2.试析《论语》的语言艺术。

3.试述《庄子》的浪漫主义特色。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计划学时:6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楚辞作为地方诗歌的新特点,屈原的主要作品尤其是《离骚》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2.理解楚辞产生的时代背景,屈原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楚辞这一新诗体的特点

2.难点:《离骚》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基本内容:  

1.楚文化与楚辞的产生

楚文化的特征

②楚辞的名称和含义

③影响楚辞形成的因素

④楚辞的文体特征及其与汉赋的区别

2.屈原的生平和创作

①屈原的生平

②屈原的创作

③《九歌》《九章》《天问》《招魂》

3.《离骚》

①《离骚》的题义

②《离骚》的思想内容

③《离骚》的艺术成就

4.宋玉及其他作家和楚辞的影响

思考题:

1.简述楚辞形成的原因及其文体特征。

2.试述《九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简析《九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4.试析《天问》和《招魂》的艺术特色。

5.试析《离骚》的艺术成就。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秦汉文学发展的背景

2.理解汉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汉代文学的基本特点

2.难点:为什么说在汉代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基本内容:

1.秦代文学概况

2.汉代社会背景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3.汉代文学的特征

4.汉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思考题:

1.汉代学术文化政策对文学有何影响?

2.汉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  秦汉散文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汉初政论文的内容和风格,汉代史传散文的文学成就

2.理解西汉中、后期到东汉时期散文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史记》的文学成就

2.难点:汉代政论散文、史传散文内容和风格的发展变迁

基本内容:  

1.秦代散文

①《吕氏春秋》

②李斯的《谏逐客书》

2.西汉散文

①西汉初期散文

②西汉中期散文

③西汉后期散文

3.司马迁与《史记》

①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

②司马迁的著史动因和修史立场

③《史记》的名称、体例和记事范围

④《史记》的艺术成就

4.东汉散文

①《汉书》

②《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③东汉政论文

思考题:

1.西汉前期政论文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有哪些?文风特点是什么?

2.试析《史记》的结构艺术。

3.试析《史记》的人物塑造艺术。

4.《汉书》与《史记》的文风有何异同?

5.与《史记》《汉书》相比,《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文风有何特点?

第二章  汉代辞赋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赋体的艺术特征,汉赋的表现内容

2.理解汉代辞赋繁荣的原因、状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汉赋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品的艺术成就

2.难点:辞与赋的区别,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三者的不同

基本内容:  

1.汉代辞赋概述

①汉赋的渊源

②汉赋的类型和特征

③汉赋的发展历程

2.西汉辞赋

3.东汉辞赋

4.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赋体的流变

思考题:

1.汉赋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3.试述西汉大赋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主要内容。

4.东汉京都赋的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5.东汉中后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第三章  汉乐府诗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两汉乐府诗主要作品及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2.理解乐府的涵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两汉乐府诗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2.难点:乐府涵义的发展

基本内容:  

1.乐府和乐府诗

①乐府的含义

②乐府的职能

③乐府诗的分类

④汉乐府诗的作者和创作年代

2.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①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②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③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3.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①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②形式自由多样

③语言质朴自然

④浪漫主义色彩

思考题:

1.简述乐府涵义的发展。

2.试述两汉乐府诗的内容。

3.试析两汉乐府诗的叙事特征。

4.试析两汉乐府诗的语言特点和浪漫色彩。

第四章  汉代文人诗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汉代楚歌和文人五、七言诗的主要作品

2.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两汉文人五言诗的主要作者作品,《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难点:文人五言诗的起源

基本内容:  

1.楚歌的流行和五、七言诗的起源

2.东汉文人诗

3.《古诗十九首》

①《古诗十九首》的编辑及其作者、创作年代

②《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③《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思考题:

1.《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试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特色。

3.试析《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艺术特点。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体风貌及其发展原因

2.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3.运用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阐释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原因

2.文学自觉的标志

3.文学与玄学、佛教、门阀制度、文人集团的关系

4.文学理论的繁荣

基本内容:

1.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政治、时代和思想文化特点

2.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3.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的特点

4.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思考题:

1.概述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历程。

2.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标志是什么?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诗歌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三曹”、“七子”、阮籍、嵇康等的思想与创作

2.理解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的美学内涵

3.运用文学知识对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作品赏析、专题讨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

2.正始文学的转变及其时代原因

基本内容:

1.建安文学的时代特点

2.建安文学的内容和风格

3.“建安七子”和蔡琰

4.“三曹”的创作和特点

5.正始之音的基本特点

6.阮籍、嵇康的创作与特点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建安风骨,“三曹”

2.钟嵘是如何评价曹植诗歌的?怎样理解?

3.正始之音与建安风骨的不同点是什么?

第二章  两晋诗歌与陶渊明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太康诗风与左思、刘琨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游仙诗与玄言诗的特点

2.理解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3.运用文学知识对陶渊明作品进行赏析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太康诗风的特点

2.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基本内容:  

1.太康诗风的基本特点

2.陆机和潘岳的诗歌

3.“左思风力”的特点及其意义

4.刘琨诗风的转变

5.郭璞《游仙诗》

6.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7.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8.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9.东晋玄言诗

思考题:

1.简析陆机与太康诗风的关系。

2.东晋玄言诗的意义是什么?

3.试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南北朝诗歌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南朝山水诗兴起的原因、鲍照诗歌的创新、齐梁文人集团的形成与宫体诗的创作

2.理解庾信诗歌前后期的变化以及南北朝文风的融合

3.运用文学知识对谢灵运、鲍照、谢朓、庾信作品进行赏析、讨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形成

2.永明体与新体诗关系

3.庾信由南入北造成诗风前后期的变化

基本内容:  

1.山水诗兴盛的原因

2.谢灵运的山水诗

3.谢灵运山水诗的评价

4.鲍照的生平与个性

5.鲍照诗歌的内容

6.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

7.永明体的兴起

8.沈约、谢朓的诗歌

9.齐梁诗人集团与宫体诗

10.庾信的生平

11.庾信的诗歌创作

12.庾信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13.南北文风的融合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

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3.简述鲍照诗歌的特点及其文学史意义。

4.宫体诗历来受到非议,请谈谈你的看法。

5.试分析庾信使北的文化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计划学时:1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2.理解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运用文学知识对南北朝民歌作品进行赏析、讨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南北朝民歌艺术风格的差异

2.南北朝民歌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

基本内容:  

1.南朝民歌基本概况

2.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3.南朝民歌风格的形成原因

4.北朝民歌的基本概况

5.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6.北朝民歌风格的形成原因

思考题:

1.比较南北朝民歌艺术风格的差异。

2.试分析南北朝民歌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计划学时:1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的发展概况

2.理解魏晋文风的变化、南朝美文的衍化

3.运用文学知识分析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魏晋文风的变化

2.齐梁时期的文学新变

基本内容:  

1.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

2.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概况

3.魏晋南北朝散文向骈文的转变

4.魏晋南北朝骈文的发展概况

思考题:

1.简述魏晋南北朝赋的特点。

2.骈文历来多受指责,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计划学时:1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概况

2.理解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两个基本系统

3.运用文学知识分析南北朝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志怪小说的特点

2.轶事小说的特点

基本内容:  

1.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2.志怪小说的概念

3.志怪小说的兴盛原因

4.《搜神记》

5.轶事小说的概念

6.轶事小说的兴盛原因

7.《世说新语》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志怪小说,轶事小说

2.《世说新语》是怎样一部书?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唐代文学繁荣的状况

2.理解唐诗繁荣的原因

3.运用文学知识分析唐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唐诗的繁荣和分期

2.唐诗繁荣的原因

基本内容:  

1.唐诗繁荣的表现

2.唐诗繁荣的原因

3.四分法的来历

4.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家、创作特色

思考题:

1.唐诗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2.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3.盛唐诗歌的时代精神什么?

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歌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初唐诗歌代表性作家的创作

2.理解初唐诗风的演进

3.分“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的诗歌创作在唐诗演进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初唐诗风的演进

2.“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的贡献

基本内容:  

1.隋代诗歌

2.贞观诗风与上官体

3.王绩的诗歌特点

4.初唐四杰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

5.杜审言与沈、宋及律诗的定型

6.陈子昂诗歌的复古倾向

7.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思考题:

1.名词解释:上官体,初唐四杰

2.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3.简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4.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盛唐诗歌的发展状况

2.理解盛唐两个重要诗人群体及其各自的成就

3.分析盛唐两个重要诗人群体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诗人的艺术特色与个人生平的关系

2.盛唐两个重要诗人群体的艺术特色

基本内容:  

1.王维的生平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3.孟浩然的生平

4.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5.高适的生平

6.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7.岑参的生平

8.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派

2.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3.试比较王、孟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4.试高适边塞诗的思想性。

5.试岑参边塞诗的创造性。

6.试高、岑边塞诗异同。

第三章  李白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李白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2.理解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3.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基本内容:  

1.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特点

2.李白诗歌的内容

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思考题:

1.略述李白一生主要经历。

2.谈谈李白的人格。

3.述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第四章  杜甫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杜甫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2.理解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3.分析杜甫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杜诗的诗史性

2.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

基本内容:  

1.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2.杜甫诗歌的内容

3.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思考题:

1.略述杜甫的生平经历。

2.试杜诗诗史性质的表现。

3.杜诗的叙事技巧有哪些?

4.如何理解沉郁顿挫的诗风?

第五章  中唐诗歌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中唐诗歌的发展状况

2.理解中唐两大诗派各自的诗风及其成因

3.分析韩愈、白居易的诗歌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中唐两大诗派各自的诗风及其成因

基本内容:  

1.元白诗派的形成

2.白居易的生平与诗歌主张

3.讽谕诗的得与失

4.感伤诗、闲适诗的创作

5.韩孟诗派的形成及其诗歌主张

6.韩愈的生平

7.韩诗的特点

8.李贺的生平与心态

9.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思考题:

1.名词解释:韩孟诗派,元白诗派

2.韩愈的诗学主张有哪些?

3.韩诗的特点有哪些?

4.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哪几类?

第六章  唐代散文与传奇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唐代散文与传奇的发展状况

2.理解唐代散文繁荣的成因与唐代传奇的成就

3.分析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唐代散文繁荣的成因与韩柳的古文创作成就

2.唐代传奇的发展过程及其成就

基本内容:  

1.韩、柳的古文理论

2.韩愈的散文特点

3.柳宗元的散文特点

4.传奇的含义

5.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6.传奇的成就及影响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唐传奇

2.“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是什么?

3.韩愈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4.试柳宗元山水游记、寓言的成就。

5.为什么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第七章  晚唐五代诗词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晚唐诗词的状况

2.理解晚唐五代诗词的艺术成就

3.分析晚唐“小李杜”诗歌,温庭筠、李煜词的艺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小李杜的诗歌创作成就

2.词的兴起与温庭筠的词

3.李煜词的成就

基本内容:  

1.社会衰败中士人怀古伤今情绪的反映

2.杜牧的诗歌创作

3.李商隐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

4.诗歌的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5.李商隐的无题诗

6.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7.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8.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思考题:

1.晚唐怀古咏史诗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2.试晚唐爱情题材诗歌的时代背景。

3.试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4.李商隐爱情诗的特点是什么?

5.名词解释:词,《花间集》

6.略述词体的起源。

7.举例分析花间词风。

8.李煜对词的发贡献是什么?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宋辽金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宋代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掌握宋代文学的大体面貌

2.理解宋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经济文化的繁荣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2.作家的忧患意识,宋代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作品中爱国主题的弘扬

3.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转变,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基本内容:

1.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宋诗对唐诗的因革宋词的巅峰地位;通俗文学的长足发展

2.宋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两宋的社会时代特点;思想束缚的加强;经济发展与城市的繁荣;高度发展的文化盛世;高度优裕的宋代文人

思考题:

1.民族矛盾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2.商业都市对宋词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3.唐宋诗的差异是什么?

4.宋代散文有特点?

5.试宋词的成就。

宋初文学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宋初散文和复古思潮

2.理解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产生的原因

3.分析王禹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王禹偁与宋初三大诗歌流派

2.西昆体的艺术特征

基本内容:

1.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2.宋初诗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北宋初期的复古思潮在文坛并未成为主流?

2.试比较宋初诗坛三流派与唐诗相应风格创作的异同。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北宋前期词坛的创作概貌与主导倾向

2.理解欧阳修、晏殊、柳永诸家词的特点及其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

3.分欧阳修、晏殊、王安石、范仲淹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词风的演变

2.柳永词的内容、艺术特点词的贡献

基本内容:

1.对五代词风的因革闲雅而有情思的晏殊词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

2.开拓词境的尝试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

3.柳永词的新变

思考题:

1.比较晏殊的词与欧阳修词的异同。

2.为什么说“词至柳永为之一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北宋前期诗文创作的概貌

2.理解政治革新和诗文革新的密切关系

3.分析欧阳修散文创作中代表性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主张

2.欧阳修散文创作的特点

基本内容:  

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2.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3.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4.王安石的散文和诗歌

思考题:

1.请述说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及其影响。

2.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王荆公体?

苏轼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苏轼的生平思想人生观创作概貌

2.理解苏轼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就,进一步认识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3.分析苏轼诗、词、文中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2.黄州时期的思想与创作以及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3.苏轼诗词的特点与成就

基本内容:

1.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的生平;苏轼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2.苏轼的散文:苏轼在散文上的创作主张;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苏轼的诗苏轼诗歌的内容;对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

4.苏轼的词以诗为词苏词风格的多样性

5.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思考题

1.苏轼的人生境遇、人生态度与他文学创作的关系。

2.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古文有何独特的成就?

3.你是怎么理解苏轼诗歌中的乐观旷达精神的?

4.苏词是如何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的?解释苏轼的“以诗为词”。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两宋相交之际诗坛的概况

2.理解黄庭坚的诗论以及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3.分析庭坚等人的诗歌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黄庭坚的诗论

2.“山谷体”

3.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基本内容:  

1.黄庭坚的诗歌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黄庭坚诗歌丰富的人文意象“山谷体”的内涵

2.江西诗派的形成演变

思考题:

1.黄庭坚的诗歌主张及其影响是什么?

2.何谓山谷体?

3.名词解释:江西诗派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北宋中后期词坛的创作概貌与主要倾向

2.理解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的生平遭际与词创作之间的关系

3.分析晏几道、秦观、周邦彦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4.背诵晏几道、秦观、周邦彦词的代表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晏几道词的特点

2.秦观词的艺术风貌

3.周邦彦词的艺术风貌

基本内容:  

1.晏几道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2.秦观伤心人的伤心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3.周邦彦周邦彦的生平周邦彦词的内容;词作艺术的规范化

思考题

1.论述小山词的艺术特征。

2.为什么秦观被公认为最当行本色的词人?

3.举例论述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宋词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宋词的总体风貌

2.从时代与社会的巨大变化上理解这个时期的词作特点。

3.对李清照、姜夔等代表作家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时代的巨变引起词人生活与创作环境的变化

2.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

3.姜夔词的特点与贡献

基本内容:  

1.李清照李清照的生平;前后期词风的变化;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2.姜夔姜夔的生平;白石词的特点

思考题:

1.略述南宋爱国词的发展脉络。

2.试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以及词的艺术特色。

3.试姜夔词的风格以及在词史上的地位。

4.格律派词有哪些共同特点?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创作道路,掌握其对词境的开拓和在词的创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理解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3.赏析辛弃疾的抗金爱国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2.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基本内容:  

1.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道路

2.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稼轩”词表现的爱国情怀;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批判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

3.辛词的艺术成就:意象的转换;以文为词;比兴寄托手法;多样化的风格

思考题:

1.举例论述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2.比较分析苏、辛豪放词风的异同。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的创作道路、诗歌内容与艺术成就

2.理解南宋民族矛盾的发展对南宋诗歌创作的影响

3.分析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杨万里的诚斋体,范成大田园诗的成就

基本内容:  

1.陆游陆游的生平;陆游诗歌的题材内容陆游诗歌的特点陆游的影响

2.杨万里和范成大杨万里和“诚斋体”范成大使金诗和田园诗

思考题:

1.陆游诗歌的爱国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诚斋体有何特点?

3.范成大使金组诗有何独特价值?

4.论述范成大在田园诗史上的地位。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南宋民族矛盾的发展对南宋后期诗歌创作的影响,掌握永嘉四灵和江湖派诗人的创作倾向与艺术风貌

2.理解宋末英雄与遗民两个创作群体以及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成就

3.分析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重点及难点:

1.永嘉四灵

2.江湖诗

3.元好问的诗歌

基本内容:  

1.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2.元好问

思考题:

1.何谓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2.述说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成就。

第六编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1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元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戏曲发展的渊源和元杂剧的形成

3.掌握元杂剧体裁的特点,理解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的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元代文学的繁荣因素

2.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基本内容:  

1.元代社会与元代文学

2.元代杂剧概说

思考题:

1.元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

5.如何理解元杂剧是分角色的行当表演和曲白科结合的综合表演艺术?

关汉卿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关汉卿的生活处境对其创作的影响,掌握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2.理解关汉卿戏剧创作的战斗精神

   3.赏析关汉卿窦娥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关汉卿的个性气质

2.《窦娥冤》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窦娥的悲剧形象

基本内容:  

1.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兴趣

2.《窦娥冤》及其悲剧创作

3.爱情风月剧:《救风尘》《望江亭》

4.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3.浅析窦娥性格发展的三部曲。

王实甫《西厢记》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王实甫的生平创作和西厢故事的演变发展,掌握《西厢记》的结构

2.理解中国文学史上原型与再创的关系,认识《西厢记》的创新意义

3.在通读全剧的基础上,精读“赖婚”“传简”“拷红”“送别”等折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西厢记》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特色

基本内容:  

1《西厢记》的题材演变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2.《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人物形象

3.《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4.《西厢记》社会影响

思考题:

1.简述西厢故事的演变过程。
2.《西厢记》反封建主题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3.分析崔莺莺、红娘的性格特点。
4.分析《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

 白朴、马致远及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白朴、马致远的杂剧创作

2.理解《梧桐雨》《墙头马上》《汉宫秋》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性格和艺术特色

3.精读《墙头马上》第三折,分析李千金与崔莺莺性格的异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梧桐雨》和《汉宫秋》的诗性美

2.《汉宫秋》是怎样利用历史题材为现实服务的?

基本内容:  

1.马致远和他的《汉宫秋》

2.白朴和他的《梧桐雨》《墙头马上》

3.康进之《李逵负荆》

4.郑光祖和他的《倩女离魂》

思考题:

1.白朴《梧桐雨》有怎样的意蕴

2.比较分析《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与《西厢记》崔莺莺性格的异同。

3.《李逵负荆》中是怎样塑造李逵的人物形象的?

4.试析马致远《汉宫秋》对历史与现实的体悟。

5.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南戏的基本知识、南戏的特点、南戏和杂剧的区别以及“四大传奇”

2.理解《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和艺术特色

3.分析《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南戏的兴起与发展

2.《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艺术成就

基本内容:  

1.南戏的兴起与发展

2.元末“四大南戏”

3.《琵琶记》

思考题:

1.分析《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
2.简述荆、刘、拜、杀的剧情。

元代散曲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散曲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其渊源脉胳以及发展流变

2.理解散曲是一种新体诗,加深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认识

3.精读并赏析散曲作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山怀古》、睢景臣《哨遍·高祖怀乡》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散曲与诗词的体制区别

2.深入了解元代散曲的前期作家马致远、关汉卿、张养浩和睢景臣和后期作家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基本内容:  

1.元代散曲概况

2.代散曲作家与作品

思考题:

1.简述曲与词的异同。
2.赏析《天净沙·秋思》。
3.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思想意义。
4.简析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讽刺手法的具体表现。

元代诗文

计划学时:1学时

基本要求:

1.认识元代诗歌、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元代诗文是唐宋诗文的沿革

3.分析王冕的《墨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元代主要诗文作家的识记

2.王冕的《墨梅》

3.杨维桢的铁崖体

基本内容:  

1.元代诗文概况

2.元代前期的诗歌

3.元代中期的诗歌

4.元代后期的诗歌

思考题:

1.王冕《墨梅》一诗为何能表现其高尚情操?

2.什么铁崖体

3.元代诗歌发展情况如何?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话本小说和说唱文学的基本情况

2.掌握话本小说的体裁特点、分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话本的体制特点;话本小说的创作内容

2.话本小说的成就与贡献

基本内容:

1.话本小说

2.说唱文学

思考题:

1.小说话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小说话本的艺术特是什么?

3.“董西厢”的成就是什么?

第七编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明代社会、文化特点及其对明代文学的影响

2.掌握明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和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及对文学的影响

2.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

基本内容:

1.明代社会、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对文学的影响

2.明代文学分期及特征

思考题

1.明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及对文学有何影响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

3.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

4.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和版本

2.理解和掌握《三国演义》的主题、人物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2.《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基本内容:

1.《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及作者

2.《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题旨

3.《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4.《三国演义》的影响

思考题:

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3.试评析“拥刘反曹”思想。
4.谈谈你对历史演义小说和历史的关系的认识。

5.举《三国演义》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谈谈你的感想。

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

2.能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分析

   3.理解《水浒传》的“忠义”思想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水浒传》的忠义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宋江的性格特征及其忠义的复杂性

基本内容

1.《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作者与版本

2.《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与主题

3.《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4.《水浒传》的深远影响

思考题

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

3.小说《水浒传》和元杂剧“水浒戏”在内容选取上有何差异?

4.试述《水浒传》“忠义”主题的复杂性与悲剧性。

第三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西游故事的演变

2.掌握《西游记》的主题、人物和艺术成就

3.认识《西游记》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取经故事的演化,《西游记》的深刻内蕴

2.《西游记寓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特征,极幻与极真的创作特点

基本内容

1.《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及版本

2.《西游记》的内容和思想

3.《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4.《西游记》影响下的神魔小说的创作

思考题

1. 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

3.分析《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

4.试析《西游记寓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特征,极幻与极真的创作特点。
5.学界关于《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有哪些纷争?

6.《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7.《西游记》的结构与《水浒传》有何异同?

8.如何理解鲁迅所言“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之语?

第四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金瓶梅》创作的时代、版本系统

2.了解《金瓶梅》的思想内容掌握其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金瓶梅》的思想价值及艺术创新

1.《金瓶梅》中的情欲描写

基本内容

1.《金瓶梅》的成书以及版本、作者

2.《金瓶梅》的主题意蕴

3.《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思考题

1.《金瓶梅》的思想内蕴是什么?

2.《金瓶梅》的情欲描写应如何评价?

3. 试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第五章 明代的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短篇小说的几种基本体式

2.掌握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等重要概念的涵义及作品

3.认识古代短篇小说发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三言二拍” 的市井色彩和新的价值取向“灯话三种”

2.文言小说的复兴与唐传奇之间的关系

基本内容

1.话本小说的刊行、搜集与整理

2.“三言二拍”

 3.明代的文言小说

思考题

1.为什么会在晚明产生搜集、整理宋元话本并模拟创作的风气?

2.明代的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创作有何联系?

3.为什么说“三言”“二拍”是明代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4.试析“三言”“二拍”的艺术技巧。
5.“三言”“二拍” 反映了那些晚明时代的社会的特点?

6.《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反映了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

7.《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8.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第六章 明代戏曲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明代杂剧与明代传奇创作的基本风貌

2.掌握传奇概念的内涵,传奇对南戏体制的发展

3.认识古代戏剧发展的形态和规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代戏曲的创作情况以及徐渭的戏剧创作成就

2.明传奇的兴起与繁荣

3.“汤、沈之争

基本内容:

1.明初到中叶的戏曲

2.徐渭与《四声猿》

3.昆腔的兴起和明中叶三大传奇

4.吴江派与临川派

思考题:

1.名词:明传奇,明代三大传奇

2.与元杂剧相比,明杂剧有哪些发展?

3.明代嘉靖年间传奇创作有何特点?

4.明代三大传奇戏的题材有何特点和意义?

5.徐渭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独特的戏曲风格?

第七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汤显祖的戏剧创作成就

2.掌握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3.理解汤显祖“至情观”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牡丹亭》的成就、地位和影响

2.《牡丹亭》的“至情”观

基本内容:

1.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

2.《牡丹亭》

3.汤显祖的其他创作

思考题:

1.汤显祖的文艺思想是什么?

2.汤显祖为什么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3.《牡丹亭》的语言有何艺术特色?

4.前人指出,“临川四梦”分别以侠、鬼、仙、佛为主旨,请谈谈这四部传奇寓意的异同。

5.试析《牡丹亭》所表现的“至情”观

6.《惊梦》一出在《牡丹亭》中有何艺术作用?

第八章 明代诗文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明代诗文创作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家作品

2.掌握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概念的内涵

3.认识明代诗文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的理论与创作

2.诗文流派之间的冲突

基本内容:

1.明代前期诗文

   2.明代中期诗文

3.明代后期诗文

思考题

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

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4.试述公安派文学主张与创作
5.试述竟陵派的文学主张与创作

6.陈子龙和夏完淳的诗歌创作有何特点?
7.归有光与唐宋派的散文成就是什么?

第八编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清代社会和文学的基本特征

2.认识清代学术思想的转变对文学思想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清代学术思想的转变,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2.清代文学集大成特点

基本内容:

1.清代学术对文学的影响

2.清代文化专制对文学的影响

3.清代文学的集大成

思考题

1.清代学术思想的基本走向如何?它对文学思想有何影响?

2.清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3.名词:才子佳人小说

4.李渔的拟话本小说有何艺术创新?

5.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有何共同特点?其意义如何?

第一章 清初至中叶诗词文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清代诗文创作的大致风貌、重要诗文流派和代表作家

2.掌握清初三大词家的创作、桐城派的理论和创作成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清初三大词家的创作,桐城派的理论和创作成就,遗民诗,入仕诗

2.梅村体、神韵说、桐城派

基本内容:

1.清诗

2.清词

3.清代散文与骈文

思考题:

1.名词解释:梅村体,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浙西词派,阳羡派,桐城派,桐城三祖

2.清初诗坛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

3.如何理解清词的中兴?

4.“梅村体”创作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桐城派理论主张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内容?

6.清代骈文与前代骈文有何异同?

7.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的根本分歧何在?

8.桐城派文章为何能在清代风行?

9.“梅村体”主要有哪些内涵?试以《圆圆曲》为例说明。

10.纳兰词与阳羡词、浙西词有何不同特点?

11.姚鼐的《登泰山记》为什么会成为写景名作?

第二章 清初至中叶戏曲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清代戏曲创作的基本风貌和走向、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戏曲理论的发展

2.掌握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戏”等重要概念的内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清初主要戏曲流派,重要作家作品

2.《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悲剧意蕴

基本内容:

1.清初戏曲

2.《长生殿》与《桃花扇》

3.清代中期戏曲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苏州派,一人永占,南洪北孔,地方戏

2.清代戏曲创作走向如何?

3.《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寓意有何共通之处?

4.如何理解《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间的关系?

5.《桃花扇》的人物塑造有何特点?

6.《桃花扇》的结构艺术有何特点?

7.“桃花扇”一物在《桃花扇》一剧中起何作用?

第三章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2.掌握《聊斋志异》创作的思想倾向及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聊斋志异》创作的思想倾向

2.《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基本内容:

1.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

2.《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3.《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4.其他短篇小说

思考题:

1.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有何作用?

2.如何理解“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这句话?

3.试析《聊斋志异》中的爱情观和妇女观。

4.《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理念有何不同?

5.《聊斋志异》的仿作与《聊斋志异》的差距何在?

第四章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吴敬梓的生平经历、思想体系对《儒林外史》的创作起何作用

2.认识《儒林外史》的文学史价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2.《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基本内容:

1.吴敬梓的生平与思想

2.《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3.《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4.其他长篇小说

思考题:

1.吴敬梓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对他创作《儒林外史》有何影响?

2.如何理解“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这句话?

3.为什么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有着“思想家气质的文化小说”

4.《儒林外史》如何勾勒出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的?
5.除了杜少卿外,还有哪些人物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他们之间又有何不同?

6.分析《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的内涵
7.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和叙事结构。

第五章 曹雪芹与《红楼梦》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曹雪芹的家世背景及其对《红楼梦》的创作所起的作用

2.认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红楼梦》的悲剧内涵

2.《红楼梦》的结构、人物、叙事艺术

基本内容:

1.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

2.《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3.《红楼梦》的理想色彩

4.《红楼梦》的主要形象

5.《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6.《红楼梦》的结构艺术

7.《红楼梦》的语言特色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脂评,红学

2.《红楼梦》的版本系统主要有哪两大类?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3.红学有哪些主要流派?你如何评价?

4.《红楼梦》叙述现实的人生经历,为何要套上神话的框架?

5.同样是写家庭内部的人情,《红楼梦》与《金瓶梅》有哪些异同?

6.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意义

7.分析《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特色

8.分析《红楼梦》中的叙事艺术。

第九编  近代文学

代文学概况

计划学时:1学时

基本内容:

1.作家主体的转型

2.文学观念的变化

3.文体革命

4.近代文学的流程

第一章  近代前期的诗文词

计划学时:1学时

基本内容:

1.龚自珍的散文

2.龚自珍的诗词

3.反帝爱国诗潮

4.宋诗派、桐城派、常州派与近代前期词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内容:

1.侠义公案小说

2.人情世态小说

3.近代前期的戏剧

第三章  近代后期的诗文词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内容:

1.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2.梁启超与新文体

3.近代后期散文

4.近代后期诗歌

5.近代后期词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内容:

1.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的兴起

2.《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老残游记》与《孽海花》

4.鸳鸯蝴蝶派小说

5.戏剧改良运动与话剧的诞生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192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和实践练习内容下表

1   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学时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导言

3

先秦文学概况

2

第一章  上古神话传说

2

第二章  《诗经》

8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5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4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6

小  计

30

秦汉文学概况

2

第一章  秦汉散文

5

第二章  汉代辞赋

4

第三章  汉乐府诗

4

第四章  汉代文人诗

3

小  计

18

合     计

48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2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诗歌

5

第二章  两晋诗歌与陶渊明

5

第三章  南北朝诗歌

5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1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1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1

小  计

20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2

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歌

4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5

第三章  李白

3

第四章  杜甫

3

第五章  中唐诗歌

4

第六章  唐代散文与传奇

2

第七章  晚唐五代诗词

5

小  计

28

合    计

48


宋辽金文学概况

2

第一章  宋初文学

2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3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3

第四章  苏轼

3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2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3

宋词

4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3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3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2

小计

30

元代文学概况

1

第一章  关汉卿

2

第二章  王实甫《西厢记》

3

第三章  白朴马致远及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4

第四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2

第五章  元代散曲

3

第六章 元代诗文

1

第七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2

小计

18

合   计

48

明代文学概

2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3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3

第三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3

第四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3

第五章  明代的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3

第六章  明代戏曲

3

第七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

2

第八章  明代诗文

2

小计

24

清代文学概况

2

第一章  清初至中叶的诗词文

3

第二章  清初至中叶的戏曲

4

第三章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2

第四章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

第五章  曹雪芹与《红楼梦》

3

小计

16

代文学概况

1

第一章  近代前期的诗文词

1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2

第三章  近代后期的诗文词

2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2

小计

8

合   计

48

总   计

192

2  实践练习内容

实践项目名称

实践内容及目的

实践方式

备注

1

《诗经》与现代流行歌曲重章叠唱艺术之比较

将《诗经》与现代流行歌曲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进行比较,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交流写作心得,教师评析。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诗经》重章叠唱结构的艺术作用,及其对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借鉴意义,同时让学生学习学术小论文的写作方法。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2

讨论《论语》的语言艺术和生活哲理

列举《论语》中语言平易而又含蓄,蕴含深邃哲理的格言警句,集体讨论,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论语》的语言艺术特点和哲理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讨论


3

讨论屈原的爱国理想和精神

结合《离骚》的学习,讨论屈原的爱国理想和精神,以让学生理解屈原爱国精神的时代性和普遍意义。

讨论


4

讨论司马迁《史记》的“发愤著书”

讨论司马迁《史记》的“发愤著书”,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司马迁的著史动因和《史记》充满浓郁的悲剧气氛的原因,以及“发愤著书”与《离骚》 “发愤抒情”创作方式的异同。

讨论


5

讨论《古诗十九首》从民歌向文人创作过渡的性质

讨论《古诗十九首》从民歌向文人创作过渡的性质,以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汉末开始由以民间创作为主向以文人创作为主过渡。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试作一首五言古体诗。

讨论、习作



6

讨论“三曹”诗歌特色

以“三曹”诗歌作品为例,分析其作品不同特色及其成因,从而提高作品的鉴赏能力。

讨论


7

陶诗专题小论文交流

以陶渊明作品的某个方面,如田园诗的内容、田园诗的风格、陶渊明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等,写一篇小论文,进一步地掌握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学生完成小论文后进行讨论,交流分析。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8

讨论陶谢诗风的异同

围绕陶渊明和谢灵运的不同诗风进行专题讨论,感受诗人的风格与社会人生的复杂关系。

讨论



9

诵读盛唐诗人群体的诗歌

以盛唐诗人群体的作品为诵读对象,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诵读作品,以培养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朗读


10

池州历史文化考察

组织学生考察李白或杜牧在池州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让学生充分感受池州的人文情怀,培养其对池州、对母校的深厚情感。

参观考察、讨论


11

唐诗风貌专题小论文交流

学生在系统掌握唐诗的创作情况之后,选择唐诗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更好地把握唐诗的风貌。学生完成小论文后进行讨论,交流分析。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12

苏轼词旷达情怀专题小论文交流

通过对苏轼词中旷达情怀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学生完成小论文后进行讨论,交流分析。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13

宋词作品赏析

通过对晏殊、柳永、周邦彦、李清照、辛疾弃等词人作品的赏析,提高学生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案例分析


14

论述李清照词白描手法的运用

通过对李清照词白描手法的分析更好地把握李清照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讨论


15

辛词艺术特色专题小论文交流

通过对辛弃疾词艺术成就的分析,更深入地理解辛弃疾在词发展史上的贡献。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16

宋词作品诵读

通过诵读宋词代表性作品,感受词的艺术美,提高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前提条件。

诵读训练



17

浅析窦娥性格发展三部曲

通过对《窦娥冤》剧情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窦娥性格发展三部曲以及这一形象的意义学生完成小论文后进行讨论,交流分析。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18

品味《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课外组织学生观看越剧《西厢记》,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品味《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讨论


19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

分析《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以理解《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学生完成小论文后进行讨论,交流分析。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20

为什么说猪八戒是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人”

分析猪八戒形象,掌握《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的突出成就。

讨论


21

如何看待《金瓶梅》的情欲描写

分析《金瓶梅》的情欲描写,深刻把握《金瓶梅》的思想意义。

讨论


22

“三言二拍”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析“三言二拍”的时代精神,把握其时代意义。

讨论


23

分角色朗读或扮演《牡丹亭》“惊梦”一出

体会《牡丹亭》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及其富丽工巧的语言风格

朗读或扮演



24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鉴赏

分析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艺术特色,体会清初阳羡词苍凉豪放的艺术风格。

案例分析


25


《长生殿》《桃花扇》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长生殿》《桃花扇》,把握清代戏曲创作的杰出成就。学生完成小论文后进行讨论,交流分析。

课程小论文交流、评析


26

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心态分析

分析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心态,深刻把握蒲松龄之“孤愤“情怀及美好希望。

讨论


27

为什么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思想家气质的小说”

深入理解《儒林外史》的思想内涵

讨论


28


《红楼梦》钗黛形象比较


比较分析研究《红楼梦》钗黛形象,

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及作者情感。

讨论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1(先秦两汉           考查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3(宋元)               考查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4(明清)               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分别为:课堂表现占15%、课外作业占15%。

2.期末考核成绩占70%,考核形式有:考试、考查;考试一般采用闭卷方式,考查一般采用开卷方式。

五、推荐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推荐教材:

1.中国文学史(第三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郭预衡主编.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

4.中国文学通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6.中国通史.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

7.中国诗.陆侃如、冯沅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8.古神话选释.袁珂辑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9.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巴蜀书社.1993年

10.诗集传.朱熹集注.中华书局.1958年

1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2.诗经.蒋立甫.北京出版社.1981

13.诗经语言艺术新编.夏传才.语文出版社.1998年

14.楚辞补注.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15.楚辞集注.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6.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7.屈原与楚辞研究.潘啸龙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8.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

19.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

20.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

21.庄子集释.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22.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90年

23.左传译文.沈玉成译.中华书局.1982年

24.战国策笺注.张清常、王延栋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25.战国策文新论.郑杰文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6.韩非子集释.陈奇猷校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7.经学历史.皮锡瑞著.中华书局.1959年

28.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9.中国音乐史略.吴剑、刘东升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30.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文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

31.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62年

32.两汉文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华书局.1990年

33.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34.贾谊集校注.王洲明、徐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35.司马相如集校注.金国永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6.扬雄集校注.张震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7.张衡诗文集校注.张震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8.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集释.中华书局.1955年

39.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40.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41.汉诗研究.郑文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

4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43.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

44.全汉赋增补本.费振刚等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5.汉赋研究.龚克昌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

46.汉赋通论.万光治著.巴蜀书社.1989年

47.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62年

48.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49.曹植集校注.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50.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51.嵇康集校注.嵇康著、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52.阮籍集校注.阮籍著、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

53.谢灵运集校注.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54.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

55.谢宣城集校注.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56.六朝文絜笺注.许槤评选、黎经诰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7.搜神记.干宝著、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

58.世说新语校笺.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

59.汉魏六朝小说选.徐震谔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

60.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61.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62.文选.萧统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63.玉台新咏笺注.穆克宏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

64.庾子山集注.庾信著、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

65.汉魏六朝辞赋与骈文精品.曹道衡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66.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67.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68.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69.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著.中华书局.1997年

70.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71.闻一多全集·唐诗杂论.闻一多著.三联书店.1982年

72.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73.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知识出版社.1990年

74.唐诗汇评.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75.唐诗风貌.余恕诚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

76.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李一飞著.中华书局.2001年

77.李白选集.裴斐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78.李白十论.裴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79.李太白论.薛天纬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2年

80.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96年

81.杜甫诗选注.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82.白居易选集.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3.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84.李商隐诗选.刘学锴、余恕诚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85.李商隐诗歌研究.刘学锴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86.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87.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邓乔彬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88.唐宋词流派史.刘扬忠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89.宋代散文研究.杨庆存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90.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中华书局.2004年

91.柳永论稿.张海鸥、羊昭红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92.东坡词编年笺注.薛瑞生著.三秦出版社.1998年

93.淮海居士长短句.徐培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94.周邦彦传论.刘扬忠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95.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96.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97.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夏承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98.欧阳修全集全六册..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

99.苏轼研究.王水照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0.江西诗派研究.莫砺锋著.齐鲁书社.1986年

101.黄庭坚评传.黄宝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2.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03.关汉卿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04.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05.琵琶记.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06.元明清散曲选.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107.全元戏曲.王季思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08.全元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

109.元诗选.顾嗣立.中华书局

110.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东方出版社1996年

111.元杂剧史.李修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2.中国古代散曲史.李昌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13.六十种曲.毛晋编.中华书局

114.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15.明代小说史.陈大康.上海文艺出版社

116.中国戏曲通史.张庚等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117.明诗选.杜贵晨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118.清代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季羡林名誉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

119.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吴敬梓著.黄小田评点.李汉秋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0.名家解读〈儒林外史〉.竺青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1.红楼梦资料汇编.朱一玄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2.清代小说史.张俊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123.蒲松龄全集.盛伟编.学林出版社.1998年

124.长生殿.洪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重印

125.桃花扇.孔尚任著.王季思等合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重印

126.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7.纳兰词笺注.张秉戍编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

128.晚清小说史.欧阳健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129.清代散文选注.王荣初、蔡一平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30.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佛雏校辑.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903(院办) 皖ICP备11012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