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
ZJ0201006
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
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必修
4. 课程目的
(1)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自觉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力量,以求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富有逻辑性。
(4)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5. 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32,学分为1.5
6. 建议先修课程
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简要了解逻辑学的来龙去脉,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及其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逻辑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
2.提高学习自觉性,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作好思想和方法的准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本章遇到的新概念很多,要把这些概念都弄清楚是困难的。
2.需要掌握的关于普通逻辑对象的几个最基本概念是:思维、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有效性”和“可靠性”、逻辑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
基本内容:
1.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
2.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思考题:
1.逻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是什么?
2.简述思维的三种形式。
3.简述逻辑形式的组成部分
第二章 概念
计划学时:6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要求理解概念的基本特征、种类、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对概念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明确概念的基本逻辑方法,明确概念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2.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正确理解概念、准确地使用概念的能力,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
理,防止出现概念模糊、混淆概念的错误。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定义和划分
2.集合概念和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基本内容:
1.概念的概述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概念的种类
4.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5.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6.定义
7.划分
思考题:
1.概念和语词的关系。
2.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3.定义的四条规则及其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4.运用划分的规则,分析常见的逻辑错误。
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判断在本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简单命题的特征和种类,把握各种简单命题的逻辑形式和含义,提高学生对简单命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2.在此基础上,了解简单关系演绎推理的概念与类型,掌握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的推理特点规则与逻辑形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几种复合判断之间互相转换
2.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三段论推理。
基本内容:
1.命题和推理的概述
2.性质命题
3.性质命题直接推理
4.三段论
5.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思考题:
1.性质判断的六个种类及其逻辑形式。
2.关系判断有哪些特点?
3.换位法推理的有何特点、规则、逻辑形式?
4.三段论的特点及其组成特点。
第四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计划学时:7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明确复合命题的实质、特征、种类以及以复合命题为前提的演绎推理的各种形式结构和规则。
2.学会从具体的思维内容中分析出推理的逻辑形式,准确地揭示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从而提高正确运用复合命题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复合命题的含义
2.选言命题的种类
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区别
4.选言推理的规则
5.假言推理的规则
6.真值表方法
7.假言命题的逻辑值
8.复合命题的等值与转换
基本内容:
1.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2.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4.负命题及其推理
5.二难推理
6.真值表方法
思考题:
1.联言推理的合成式的特点及其逻辑形式。
2.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的特点及其两种有效式的逻辑式。
3.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的两条规则及其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第五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首先了解模态概念和模态命题,分清事物的模态以及认识的模态。
2.掌握模态推理的类型和规则,并进而在思维实践中有效地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模态词及其定义。
2.真值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3.关于客观模态与主观模态,事物的模态与命题的模态。
基本内容:
1.模态命题
2.模态推理
3.规范命题
4.规范推理
思考题:
1.什么是模态命题?它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模态对当关系?模态对当推理有哪些种类?
第六章 归纳推理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归纳推理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掌握有关归纳推理的基本知识,明确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包括全称归纳推理、统计归纳推理和典型归纳推理)以及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逻辑方法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2.从分析思维活动中的归纳推理的实例入手,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地运用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归纳推理的实质和特征
2.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几种形式
3.求因果五法及其实际运用
4.归纳法的合理性问题
5.契合差异并用法的特点问题
基本内容:
1.归纳推理的概述
2.观察、实验和一些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3.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4.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思考题: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特征、推理形式、结论的特点。提高结论可靠性的条件。
2.求同法的特征、逻辑形式、结论的特点、提高结论可靠性的条件。
3.求异法的特征、逻辑形式、结论的特点、提高结论可靠性的条件。
第七章 类比推理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学习这一章,要求学生掌握类比推理的一般特征、基本类型,了解类比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从分析实际思维活动中类比推理的实例入手,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运用类此推理的能力。
3.要求学生了解假说的一般特征,关于假说的形成与检验的基本知识,以及假说对于科学理论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意义。
4.结合科学史上一些假说的形成与检验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类比推理的特点
2.类比推理的作用
3.假说的特征
4.假说的形成和验证
5.类比推理本质
6.类比推理类型
7.形成假说的逻辑过程
8.检验假说的复杂性
基本内容:
1.类比推理
2.假说
思考题:
1.类比推理的形式与特征。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2.假说形成和验证过程分析。
第八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学习本章,要求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三条思维基本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作用。
2.能够运用三条基本规律的理论,分辨实际思维和议论中的逻辑是非,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3.懂得逻辑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某种性质和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启发学生自觉遵守逻辑规律的要求,提高驳斥谬误与诡辩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三条逻辑规律的内容、逻辑要求和作用。
2.三条逻辑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是教学难点,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别则是理论难点。
基本内容:
1.基本规律概述
2.同一律
3.矛盾律
4.排中律
思考题:
1.同中律的内容与要求。
2.矛盾律的内容与要求。
3.排中律的内容与要求。
4.矛盾律和排中律在内容和要求及适用范围上的有何区别?
第九章 论证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在了解论证和反驳的组成、种类及其规律、规则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各种论证和反驳的方法,从而能在思维实践中自觉地、正确地进行论证和反驳,以提高学生思维的论证性和说服力。
2.同时,学习本章还应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揭示错误论证、错误反驳所犯的逻辑错误,准确地揭露某些诡辩手法,提高学生与谬误、诡辩进行斗争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论证的组成
2.论证的种类
3.论证的规律和规则
4.反驳的种类和方法
基本内容:
1.论证的概述
2.充足理由原则
3.论证的种类
4.论证的规则
5.反驳
6.谬误
思考题:
1.证明的含义、构成及方法是怎样的?
2.证明的规则有哪些?违反这些规则会导致什么逻辑错误?
3.反驳的含义、构成及方法是怎样的?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32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和实践练习内容见下表。
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
学时 |
总计 |
第一章 绪论 |
2 |
32 |
第二章 概念 |
6 |
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
5 |
第四章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
7 |
第五章 模态判断及其推理 |
2 |
第六章 归纳推理 |
3 |
第七章 类比推理和假说 |
2 |
第八章 基本规律 |
2 |
第九章 论证 |
3 |
表2 实践练习内容
序号 |
实践项目名称 |
实践内容及目的 |
实践方式 |
备注 |
1 |
课后练习指导与训练 |
内容:①以主要章节的课后习题为主要内容;②讨论:针对重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目的: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练习、讨论 |
|
2 |
班级小型辩论赛 |
内容:①从当下热点话题着手,拟定辩论赛题目②组织安排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并给予整理③择日开展班级辩论赛。 目的:通过辩论对抗,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自觉运用逻辑相关知识和原理,全面锻炼培养师范生必备的逻辑素养。 |
辩论 |
|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考查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分别为:课堂表现占15%、课外作业占15%。
2.期末考核成绩占70%,考核形式为开卷。
五、推荐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推荐教材:
形式逻辑(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1.普通逻辑评述.吴家国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逻辑学教程.何向东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
3.逻辑学.姜全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普通形式逻辑理论与实践.赵永振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