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ZJ0201026
2.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
3.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必修
4.课程目的
(1)要求学生在了解当代文艺生态环境、文学史背景的基础上,宏观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
(2)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及创作现象,从中认识当代文学的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
(3)要求学生掌握当代文坛上的重点作家作品,通过具体的文学实践与文本解读,来把握当代文学的创作面貌。
5.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48,学分为3.0
6.建议先修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1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前 言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的教学层面以及本教材的编写特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2.理解本教材的编写特点,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
3.掌握当代文学的界定、特点和研究中的关键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当代文学的界定、特点和研究中的关键词;
2.本教材的编写特点,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
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文学的界定
2.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三种对象
4.中国文学史教学的四个层面
5.教学对象与教学层面的对应关系
6.当代文学史教材的编写特点
7.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几个关键词
思考题:当代文学的界定和特点?
第二章 绪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当代文学源流、分期的发展概况,
2.理解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的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3.掌握当代文学的源流、内涵,新时期以来的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讲授当代文学的源流、新时期以来的发展概况。
2.两大文学传统的内涵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演变与影响。
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
思考题: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及其发展概况。
第三章 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五四新文学传统转型的标志、转型后的作家队伍以及作家们面临的困境,
2.理解五四新文学传统转型过程中与战争文艺传统的冲突,掌握转型后两大文艺传统的冲突,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潜在写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把握转型后两大文艺传统的冲突,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潜在写作。
2.五四新文学传统转型过程中与战争文艺传统的冲突。
基本内容:
1.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转型的标志、转型过程中的两大文艺传统的冲突、转型后的作家队伍、转型后作家创作的困境
2.潜在写作的开端:《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思考题:新中国成立后,五四新文学传统是怎样实现转型的?
第四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以及所取得的创作成绩;
2.理解建国后文艺工作目标和特征,民间文化形态对当代农村题材创作的影响;
3.掌握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代表作《山乡巨变》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本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代表作《山乡巨变》的艺术特点。
2.建国后文艺工作目标和特征,民间文化形态对当代农村题材创作的影响。
基本内容:
1.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建国后的文艺工作目标及其特征;主流创作队伍;创作依据;民间文化形态对当代农村题材创作的影响;农村题材创作成绩。
2.民间艺术空间的探索:《山乡巨变》创作背景;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点。
思考题:
1.建国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情况。
2.建国后的文艺工作目标和特征?
3.《山乡巨变》的艺术特点。
第五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计划学时:6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本时期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成就,
2.理解部分作家对流行的战争美学观念的突破,
3.掌握战争美学观念的具体内涵以及小说《百合花》的创作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战争美学观念的具体内涵,《百合花》的创作特色。
2.部分作家对流行的战争美学观念的突破。
基本内容:
1.战争文化规范与小说创作: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的繁荣:社会背景及创作实绩。
2.战争美学观念的成因及其具体表现;
3.代表作:《保卫延安》;
4.战争文化规范审美模式的探索:《百合花》:人物形象与艺术特点。
思考题:
1.本时期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成就。
2.本时期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战争美学观念,部分作家对流行的战争美学观念的突破。
3.《保卫延安》、《百合花》的创作特点。
第六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此类创作繁荣的原因、表现,
2.理解《红旗谱》的叙事模式,掌握现代历史题材的叙事模式及其在当代创作中的影响,
3.掌握《茶馆》的剧情与创作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现代历史题材的叙事模式及其在当代创作中的影响,
2.《茶馆》的剧情与创作特色。
3.《红旗谱》的叙事模式。
基本内容:
1.现代历史题材创作繁荣的原因、表现;
2.现代历史题材的叙事模式及其当代影响;
3.《茶馆》:剧情、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成就。
思考题:
1.现代历史题材创作繁荣的原因、表现。
2.现代历史题材创作中存在的现代历史题材的叙事模式及其当代影响。
3.《红旗谱》的叙事模式。
4.《茶馆》的艺术特点。
第七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双百方针出台的过程、社会背景、特点,以及此过程中作家的选择;
2.理解并掌握双百方针出台后文艺界所取得的成果;
3.代表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人物形象及其创作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双百方针出台后文艺界所取得的成果,
2.代表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人物形象及其创作特色。
3.双百方针出台后文艺界所取得的成果。
基本内容:
1.双百方针出台的过程;
2.双百方针实施后文艺界取得的成果;
3.双百方针前后作家的选择;
4.《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解读。
思考题:
1.双百方针出台的特点与成果。
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计划学时:5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摧残、文革时期的公开文学的创作情况与地下文学的情况,
2.理解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内涵和客观认识革命样板戏,
3.掌握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内涵、革命样板戏的代表作、白洋淀诗群,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波动》创作特点及其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掌握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内涵及其后果、革命样板戏、白洋淀诗群,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波动》艺术特点及其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2.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内涵及其后果、对革命样板戏的认识。
基本内容:
1.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摧残及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活动;
2.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波动》。
思考题:
1.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摧残。
2.文革时期的公开文学与地下文学的情况。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波动》的艺术特点。
第九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计划学时:9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文革结束后文艺界复苏的过程,
2.理解并把握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的创作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把握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的创作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2.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内涵。
基本内容:
1.文革后文艺的复苏;
2.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回归;
3.《随想录》成书过程、主要内容、艺术成就。
思考题:
1.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内涵及其回归后在创作上的具体体现。
2.《随想录》的创作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第十章 面对历史劫难的历史沉思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反思文学作家们的人生经历、创作优势,反思文学的开端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并掌握重点把握反思文学的创作特点,代表作品《内奸》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把握反思文学的创作特点;
1.代表作品《内奸》的艺术特色。
基本内容:
1.归来者的人生经历;
2.归来者的创作优势;
3.反思文学的发韧之作:《剪辑错了的故事》。
4.反思文学的艺术特点: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突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普遍采用中篇小说的形式;对劫难的反思有两种不尽相同有叙事立场。
5.《内奸》解读:人物形象与艺术特点。
思考题:
1.反思文学的总体特点;
2.《内奸》的艺术特点。
第十一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计划学时:3学时
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20世纪的状况,
2.理解人道主义的内涵,
3.掌握人道主义思潮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
4.代表作《哦,香雪》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把握人道主义思潮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代表作《香雪》的艺术特点。
2.人道主义的内涵。
基本内容:
1.人性和人道主义在20世纪的中国;
2.新时期的人道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哦,香雪》: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创作特点。
思考题:
1.人道主义思潮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2.《香雪》的艺术特点。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48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和实践练习内容见下表。
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
学时 |
总计 |
第一章 前 言 |
4 |
48 |
第二章 绪 论 |
5 |
第三章 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
3 |
第四章 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
3 |
第五章 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
6 |
第六章 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
3 |
第七章 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
3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
5 |
第九章 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 |
9 |
第十章 面对历史劫难的历史沉思 |
4 |
第十一章 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 |
3 |
表2 实践练习内容
序号 |
实践项目名称 |
实践内容及目的 |
实践方式 |
备注 |
1 |
百合花 |
电影鉴赏与讨论 |
案例分析 |
|
2 |
内奸 |
阅读作品,然后写一篇课程小论文,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
课程小论文 |
|
3 |
红高粱 |
电影鉴赏与讨论 |
案例分析 |
|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考试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分别为:课堂表现占15%、课外作业占15%。
2.期末成绩占70%,考核形式有:考试。
五、推荐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推荐教材:
1.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中国当代文学史(第1版).王庆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中国当代文学60年(第1版).张志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1.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四卷).曹文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北大文学讲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4.当代文学概说.洪子诚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5.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陈晓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制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年 月 日